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喜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1年共牵头获得7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

发布时间:2022-01-1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落实《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要求,制定满足行业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进程,同时,也为了促进医院一流学科发展,提高医院业内影响力,打造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202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技处对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申报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先后组织1次讲座培训,3次线上集体学习。经过2021年3月底、7月底两次申报,我院共提交项目申请10项,其中7项获得立项。分别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1年度团体标准立项目录

 

序号

立项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承担单位

1

20210704-BZ-CACM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标准

陈卫衡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

20210902-BZ-CACM

足拇外翻(第一跖趾关节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陈兆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3

20211222-BZ-CACM

产褥期抑郁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马小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4

20211210-GS-CACM

龙珠软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孙占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5

20211249-BZ-CACM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修订)

崔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6

20220108-BZ-CACM

耐药细菌肺炎中医诊疗指南

王成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7

20220113-BZ-CACM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中医诊疗指南

陈卫衡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图片1.png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标准》项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治未病’干预技术示范研究”课题,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征询临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标准,将筛检的关口从骨质疏松症前移至骨量减少阶段,从而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为在“未病”阶段进行干预提供客观依据,对临床辨识筛检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片2.png

足拇外翻(第一跖趾关节炎)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项目在团队多年开展的足踝专科诊疗工作及“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诊疗规范化研究”等前期基础上,遵循中医临床思维,按照中医药标准化、循证医学的相关要求,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共识等方法,制定足拇外翻(第一跖趾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与分型、相关治则治法和对应的用药方义等,以期推动对该病临床诊疗工作规范化,对指导临床,促进专科人才的培育,提高疗效,减轻病患痛苦,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片3.png

产褥期抑郁是以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不仅导致患者产褥期恢复不良,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睡眠、饮食,降低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母婴关系、夫妻关系,严重者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自杀或者杀婴等异常行为。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期抑郁独具优势,但是规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尚未形成。为解决此问题,本指南制定专家组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标准、方法与步骤,拟制定符合临床实际、便于实施,且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产褥期抑郁诊疗指南,以规范和指导产褥期抑郁的诊疗,形成行业诊治标准。进而为相关临床医生和从业人员提供诊疗指导和参考,为本病的临床精准预防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图片4.png

龙珠软膏(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17)于2001年被批准上市,是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品种。龙珠软膏是在马应龙传世四百年古方的基础上加减筛选药方研制而成,主要由人工麝香、硼砂、炉甘石(煅)、硇砂、冰片、人工牛黄、珍珠(制)、琥珀,辅料为黄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所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适用于治疗疮疖、红、肿、热、痛及轻度烫伤。上市20年来,获得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但尚未形成指导性文件,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合理的使用,项目组将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专家共识,以明确龙珠软膏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疗程、频次、证型及安全性问题等,旨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风险。

图片5.png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发生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根据年龄、潜在原因及部位不同,将其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目前仍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优势明显。现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儿科诊疗指南,由王力宁教授2008年牵头制定。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本病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增多,临床证型分布发生变化,有效的治疗方法循证依据增多。故工作组基于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原则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纳入高质量循证证据,采用GRADE分级标准及AGREE II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指南修订补充了新的证型,治疗方法及疗程,更新了治疗手段的推荐等级,以期形成更为规范、全面、实用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决策依据。

图片6.png

本指南主要针对耐药细菌性肺炎患者,耐药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的易耐药的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为主。按照国际指南相关研制规范,通过综合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本领域内专家的临床经验,制定耐药细菌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为中医药治疗耐药细菌性肺炎提供指导意见。指南明确耐药细菌性肺炎的定义、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治疗、预防和调护措施等,突出中医药疗效优势,对中医药辨证分型和治疗措施提供临床指南,供二、三级医院急诊科呼吸科、中医感染科、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西医执业医师、相关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供参考。本指南有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耐药细菌性肺炎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中医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图片7.png

目前我国慢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2000万的速度增长,其中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涉及运动系统的多种疾病,是最为常见的慢痛之一,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步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中医病机可概括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导致的机体筋骨痹痛。由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国内外西医已制订了多个指南、诊疗规范和专家共识指导临床诊疗,然而,中医尚无相应的诊疗标准。因此,本项目旨在规范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中医临床诊断与防治,为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策略与方法,全面提高“痹病”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形成中医药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诊疗指南。

次我院专家团队牵头申报七“团体标准”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立项,标志着我院各优势学科、专科的工作获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体现出我院综合业务的坚实实力。通过2021年的团标申报工作,我院专家团队已积累了诸多经验,同时,诸多项目成功立项也增强了我院科研团队的信心。希望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团标申报工作中依然硕果累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