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肝肾不足话筋骨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肝肾不足话筋骨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  陈兆军

一、先提出2个问题

1、什么是“筋”,筋包括解剖学上的哪些组织。

筋是对人体软组织的总称,包括解剖学上的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

2、对人体来说筋和骨哪个更重要些?

人们一般都会重视骨折,而轻视筋伤。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事情。外伤的病人大都关心骨头有没有事,一旦拍片证实骨头问题不大时,都会长出一口气,“这我就放心了”,其不知有的筋伤疾病远远没有骨折恢复的快和完全恢复性。筋伤留下后遗症的几率远远大于骨折。举例踝关节损伤,对踝关节损伤大家大都不注意伤筋的危害,甚至筋伤后自己摩红花油一类的东西、并自行揉,而不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其实一个简单的踝关节损伤,往往会留下经常“崴脚”的后遗症,甚至还会留下创伤性关节炎的存在。(如果有必要可以结合解剖图,讲解一下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组成)。如果不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自行揉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二、引入肝肾不足与筋骨损伤的关系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正体类要·序》)。人体的筋伤疾病与肝肾脾等脏器关系密切。尤其是肝肾,肝主筋、肾主骨,筋伤虽然伤及的是筋,但可以影响到脏腑机能的减退,特别是久伤后,可以出现精神抑郁,食欲减退,面色苍白,气短无力等症状。同样的道理,脏腑内伤之后,不但本身脏器可以出现病症,也可以影响到皮肉筋骨,因此脏腑功能减弱,机体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本人曾做过这方面的动物实验,把家兔的腿部骨折或肌肉损伤后,眼底的动脉会明显的迂曲,随着肢体的恢复,动脉循环会逐渐恢复正常(可以提供图片)

筋骨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但关系最为密切的不过于肝肾。肝主筋,主运动,主藏血。肾主骨,主生髓。脾主肌肉,为后天之本。肝肾脾的亏虚可表现出衰老状态,表现为筋的运动不灵活,因此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的发生。骨是支持人体的支架,骨的坚硬依赖肾气的濡养和脾气荣华,肾精脾气不足,则骨髓空虚,肌萎无力,即可出现腿足痿软不能行动,腰瘦背痛活动不便等症。肝肾脾亏虚主要发生在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的患者,临床上对肝肾亏虚的筋伤患者,要注意调养肝肾脾。通过调养肝肾可以防止诸如颈肩腰腿痛和骨质疏松症等类疾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三、引入“筋出槽”、“骨错缝”的概念

中医骨伤科认为:筋槽是在肢体关节的关键部位的特有结构,起到保护、容纳、连结等作用;骨缝是骨与骨相接处的的一种特有结构,有时指的是关节,有时说的是骨间缝隙。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提出“骨缝”概念。

筋出槽是中医骨科的习惯用语,在各种文献中没有这一病名,但对筋损伤的病理改变文献中确有不少论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骨》(注:可以介绍一下该书,因为该书在中医骨伤科史中有划时代的意义)中说:"筋之驰、纵、卷、挛、翻、转、离、合,"以及"筋歪","筋走"等等都属于"筋出槽"的范畴。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疾病的传统病名,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释义》:“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闭之肿,其患可愈”。这里不但提出了骨缝开错这一名称,而且明确指出了骨错缝的原冈和治疗方法。《伤科汇篡·上髎liáo歌诀》则说:“大抵脊筋离出位,至于骨缝裂开崩,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很好地解释了筋出槽和骨错缝的因果关系,强调筋伤离位即筋出槽,骨失筋的规束,骨离其位,骨缝错裂。当然理筋回复原位,裂开的骨缝随之复位,肢体即感轻松舒适,明确了治疗原则。

骨错缝与筋出槽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连,有时筋出槽可单独出现,有时或合并骨错缝。由于筋的损伤可使骨缝处于绞锁错位,例如踝关节扭捩的筋伤,使踝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撕裂或断裂,筋伤出槽,踝关节失去了稳定性,就可能造成踝关节的不全性脱位,即为足踝骨错缝。筋出槽后不能维持原来正常的解剖位置,骨失去筋的牵拉维系处于非生理、不正常吻合状态,表现为骨错缝,全身的各小关节更易出现这种病理变化。相反,关节扭伤使小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了微细的错缝,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也可相应的发生改变,如关节囊的破裂,韧带、筋膜的撕裂等。总之,骨错缝与筋出槽是相互影响的,骨错缝必然导致筋出槽,而筋出槽如发生在关节部位也可以引起骨错缝。在治疗时也往往是这样,在纠正了骨错缝之后筋则可自然恢复正常的位置,而使临床症状马上消失。

人们到了一定年龄后,随着肝肾等脏器的亏虚,临床上非常容易出现“骨错缝”或“筋出槽”的发生。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病例,病人50岁左右的男性,在搬移一个花盆时,突然腰就不能动了,当时家人急忙将其抬到医院,接诊的是一位年轻医生,对该病没有认识,但该医生非常认真,在为病人查体的过程中,就听到病人的腰部,有了一声“弹响”,病人马上就能下床活动了。对该医生千恩万谢的高高兴兴回家了。可这位大夫一头雾水,说我根本就没给他治病呀,他怎么就好了呢?其实这就是一个“骨错缝”的病人,现代医学叫“腰椎小关节紊乱”,该医生在为其查体的过程中,不觉中为其复了位了。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中医有一种“侧扳”的复位手法,一次手法基本痊愈。本人最愿意治疗这样的病人了,非常能显示医生的神奇(还可以举1-2例这样的病人例子)。但是这也是一种信号,如果一个人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其随着年龄的老化肝肾亏虚,腰部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出现了松弛,这往往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表现。类似的事情还可发生于颈部、膝关节等部位。(也可举1-2个例子)

那么,如何治疗或者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呢,加强颈肩腰背部肌肉等“筋”的锻炼是解决此类疾病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进行“八段锦”等操的锻炼。此种锻炼有强壮筋骨、恢复筋的弹性,以加固骨组织的作用。

以下简单介绍“八段锦”功法: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介绍几个滋补肝肾的方子和食疗方:

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左归丸、右归丸等

食疗:

补养作用的食品,此类包括各种家畜、家禽及水产等。根据性能差别又可分为平补、清补、温补三类。诸如猪肉、牛肉、蛋类、鲫鱼、黑鱼、青鱼、白鱼等属平补类;百合、鳗鱼、淡菜、鸭、甲鱼等属清补类;羊肉、鸡肉、雀肉、狗肉等则属温补类。补益类食物尤适合虚证患者,应视阴虚、阳虚的病性不同、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四时气候的变化灵活运用,避免补之失当。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饭、牛肉、枣、葵花仔等,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等等。